其他
深圳湾航道事件会把环评带向何处?
“XX家长,你儿子在学校抄去年的作业。”
“老师你放心,回来我就打死他!”
文/人人皆可谓徐工
昨天愚人节,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“关于《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(一期)环境影响报告书》涉嫌抄袭调查处理情况的说明”,看得人钦敬中带点心酸。
钦敬之处在于动作,作为一家严谨的科研机构,中科院南海所确实雷厉风行,毫不含糊。在“深圳湾湛江化事件”发生以后,短短几天时间内连发三篇通报,主动承认事实,深挖细节。不护短,不遮掩,详细调查,及时披露,这波公关危机的应对动作确实666。
心酸之处在于结果,中科院南海所居然丝毫不护犊子,第一时间就“牺牲”徐工,把她捆绑起来,押往“刑场”。
人非圣贤,孰能无错。在如今的环评制度下,人人皆可谓徐工,但绝非人人皆谭工。如果你公司是把环评当正经业务来发展,恳请你爱惜偶然犯低级错误的环评工程师,他们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。
环评于南海所这样的单位当然不屑一顾,环评工程师自然也就不值钱,我们来分析一下南海所最新一篇通报的措辞。
虽然合同是以南海所名义签订的,但从第三段的描述看,似乎整个环评工作都是徐玉芬个人的事。
是她接受的委托,自己开始编制报告书,是她委托润海公司进行数据模拟,又是她委托夏先荣现场踏勘。
难道没有项目组的么,难道技术外委没有子合同或财务拨款么?写过环评的人,应该都熟悉这段话吧。
“我单位接受环评委托后,立即成立由某某担任项目负责人的评价工作组……”既然她是项目负责人,你就不能通报徐玉芬团队或项目组么?
再看下面这两段,公示文件未经内审和盖章,手上的报告与公示文件有变动,就这也算问题(罪过)?
暂且不论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》要求的公示的主体是建设单位,即环评信息公示在法规上是建设单位要做的行为,行内人都知道,一般的建设单位对环评狗屁不通,既不专业,也不重视。
单说公示文件内审和盖章,这也不是必须的啊,徐工无错,现在有谁见过加盖环评公章的公示稿?
再者,提供核查的文档与公示文件有变动,也属正常。一则环评编制任务这么急,内容时刻都在更新;二则你提供给建设单位公示,对方动了手脚,你也无法控制嘛。
如果是建设单位的错呢,你凭什么不护短,不帮员工了解一下更多的情况,转移一点压力和锅给建设单位背呢?
我想大概是建设单位太硬了,不敢随便质疑及指摘。又或者南海所不想要徐工这名环评工程师了吧,事情发生了,总得有人要作出牺牲。
对于环评报告书,只听过召开专家技术评审会,至于召开学术委员会,恐怕这是绝无仅有的吧,南海所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?
虽然抄袭自己也算抄袭,但清合汤总之前的文章和读者留言分析过,用模板写报告是为了提高效率,整个行业都是如此,怎么你就认定徐工抄袭呢?这样下来,徐工除了工作不严谨,犯低级错误,还背负了个学术不端的罪名。
写环评写出了抄袭的罪名,这会让后来人很恐惧的哦。
“后期不继续参与该项目工作”的说法感觉有点任性或耍小脾气,好像是负气说的话。
南海所精于海洋工程建设的论证和研究,深圳湾航道工程这么专业的事,你又掌握了那么多基础数据,不做环评,后期还可以以专家的身份给以指导嘛,怎么就不参与呢。
还有,徐工前期跟了这么久,对情况最为熟悉,如果她愿意知耻后勇,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,也可以考虑给个机会,继续协助项目工作。不宜直接停止,起码得把工作资料交接完了,有个交代再停止。
员工有点工作小失误,非原则问题,通报批评一下,知耻而后勇,后续自查自纠加强管理,杜绝再次发生,这事就差不多交待过去了。
在项目环评阶段,至少没有因你们的失误,导致项目本身发生什么不可逆的海洋生态环境负面影响,没多大事儿。
但南海所还要启动问责程序,后续还将对外发布处理结果,这是不把人开除,不足于显示你的公正不刚么?
如果真要动真格,杜绝“类似情况”再次出现,直接宣布以后不再染指环评项目更佳,让环评工程师都转去纵向研究,或者钻研数值模拟、绘制各种图吧。
通过对这篇“说明”的分析,我们对南海所的立场和态度有了明晰的了解,不敢说他矫枉过正,但揍自家孩子消别人怒气是真的,下手还特别重,让人心酸难过。
大单位的小角色,平常要自己努力找项目挣点小钱,大头都给单位交了管理费,然而犯了错领导根本不考虑,拖出去一顿暴打,这就是事业单位的环评工程师的画像。
本以为心酸也就完了,后来看了广东生态环境公众号的一篇文章,心酸中又增加惊愕。
原来下手更重的还不是南海所,而是生态环境主管部门。
文章说省厅不但成立省市联合调查组,对深圳湾航道疏浚工程(一期)环评报告问题进行调查,还把事情的性质从涉嫌抄袭升格为涉嫌造假,要把人家送去囹圄作深刻反思么?
根据《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,提供虚假证明文件(造假)可是犯罪啊,只是在定性分析时把深圳写成湛江,何至于此呢。
深圳湾航道环评报告犯“湛江化”的低级错误很常见,这是套模板写环评的频发事件,稍加审阅便能杜绝。但涉事单位和主管部门如此郑重其事,还拔高其“政治影响”,让环评从业者愕然。
疫情让人感叹,时代的一粒灰,落到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,想必徐工也深感此言吧,在这个行业,每一个环评人都可能是徐工。
环评制度是该重新审视,行业现状也该规范整顿,据说广东省《关于深化我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》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审议了,很快就要发布,这是好事,可能也是广东环评的涅槃。
“强化宏观,简化微观”后,没那么多具体项目要进行环评,也就没环评那么多事儿了,哈哈。
深圳湾航道事件或将载入环评史册,因为此事,生态环境部说要用查重的手段来进行技术复核了,但环评要沿着深圳湾航道驶向哪里,人们不得而知。
如果环评要大变革,怎么也不该从深圳湾航道事件开始,拿把深圳误写成湛江的徐工开刀啊。
这会让谭工躲在墙角里偷笑。
—END—
原创不易, 请多鼓励, 欢迎参与。